慕谷慕魚,其實在幾年前就想探訪一趟,雖然前一天在家烤肉烤到深夜,讓原訂隔天要早起入山的行程,稍微被打亂了一些,儘管如此,還是到便利商店買了些麵包,飲水,便於11點左右來到銅門大橋;幸運的是,當天的天氣多雲,太陽不太露臉,是相當適合登山健行的好天氣。
300年前,太魯閣族人,從中央山脈另一端的南投遷徙來到這裡,成為第一個來開墾的原住民族群。
其中慕谷慕魚(Meqmegi)家族,在銅門社區紮根,而慕谷伊波罕(Meqeibh)家族,則落腳在榕樹社區。
而現居於銅門村的太魯閣族後代,為了感念當時大家族初來開拓土地的功勞,便以家族名「慕谷慕魚」,來稱呼現今木瓜溪及清水溪一帶的土地。
1952年9月,臺電成立「銅門工程處」,展開木瓜溪流域上日治時期發電所的重建工程,其中銅門發電所的復建工程包括修建攔河壩及重建機組,並為防止廠房再次遭到洪水沖毀,因此該將廠房設置於山腹中,為臺灣第一座地下化廠房的發電廠」
【經銅門橋進入後約30分鐘】
由於並未對外開放,請千萬不要擅闖管制區域,可能會對自身安全造成危險。
【清水0.5k】
途中也會路過幾些住家,小菜園,山林間的野貓,毛色似乎比起都市貓來得更有光澤些。
這邊有一個『都勇部落』小吃攤,有提供廁所,建議想上廁所的朋友這邊一定要去,再走下,除了一間小店外,其餘都是大自然環境,是沒有地方可上廁所的(或是草叢中..你懂的)
過了小吃店之後,會看見一個三叉路口,請細查告示牌,靠中行,便可繼續前往清水發電廠,也就是這次我們主要進入的路線。
【清水1.0k】發覺有往清水的告示牌,竟已經進入清水發電廠路線後一公里以後的事了。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30分鐘】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40分鐘】
各種顏色、紋理的大理石,沈浸於木瓜溪水中,隨著時間推移,將自然的力量凝聚成圓潤、剛強的輪廓。
大大小小的隧道約有十餘個,濕冷而幽閉,太熱天時走進來就像走入自然的冷氣房,瞬間改變的溫差令人不禁打了哆嗦。
深覺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中的自己,是如此的渺小而卑微。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110分鐘】

這裡的形貌,有些像是太魯閣的峽谷,只是溪水離你更近了些,靠雙腳徒步深入的自然環境,與搭乘交通工具經過,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這邊也有一部分人會下去踩踩水,只是沿著岩坡走下,已經是相當陡峭,請務必注意腳步及腳下的落腳點是否穩固。
【清水2.5k】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140分鐘】
這邊有段落石較多,地面濕滑的路段,這裡會穿越個半開放的明隧道,通行時請確實注意上方,及腳下濕滑的路面。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150分鐘】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150分鐘】
【清水3.5k】花了一些時間,終於抵達遊客路線的終點站,清水發電廠部。
【經銅門遙控中心進入後約160分鐘】
自銅門檢查哨,走到清水發電廠,12公里左右的路程,我們的腳程屬於蠻快的,加上途中下探溪邊、取景、觀察涓流,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來回約4個半小時,絕對不算輕鬆,但是也不到非常疲倦的行程,唯一的建議就是,穿雙舒適一點的登山鞋,以及把帶來的垃圾,通通帶回家。
(如果帶小孩或是家庭出遊,建議走到第一個可以下溪邊的點就可以折返,該處就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的來回時間。)
慕谷慕魚,經過了數次風波,大量遊客的湧入破壞、颱風影響的封山;直至現在,管制所有車輛進入,僅放行徒步的遊客進入,才終於讓這幽美的環境回復了一些活力,也是唯有這機會能夠慢慢細步體會自然的工藝及寧靜的山林生態。
我們始終得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生態環境,有些破壞一旦造成,是時間也難以回復。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
地址:花蓮縣秀林鄉花專1線(>點我打開地圖<)
開放進入時間:07:30-16:00(目前禁止進入中)
開放人數:上午300人、下午300人
是否須申請入山證:需辦理甲種入山證
詢問電話:銅門派出所 03-864-1051
慕谷慕魚申請入山證有3種方法:
1.委託當地旅行社代辦
2.自行前往銅門派出所排隊申請當日入山證
(最好於當日早上6:30前前往申請,等到7:00時早上的300人名額有很大可能會額滿)
3.在警政署網站於入山日前7日至30日內提出
(不含周休及例假日)
入山證自行申請的的辦法,請見以下文章,有詳細的介紹
1 意見
謝謝!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