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哩
歇業|寅樂屋 Torarakuya-Taipei|台北大安區|吃一口咖哩,穿越進如日本的深夜食堂裡
2/22/2017
「請問是兩位嗎,需幫你們介紹菜單嗎?」,一手扶著門框,一手拿著菜單,剛從門內露出一半臉的店員親切地問。
下班時間已過幾許,信義路四段的路上,除捷運站與銀行 ATM 亮著以外,安安靜靜的。
循著大馬路前行,來到了延吉街294號這個轉角「寅樂屋」就位在這個擁擠的街道尾,兩旁沒有紅線,汽車機車隨意地停靠,明明旁邊就是車流量頗大的光復南路,這裡,卻有股鄉間的閒情逸致。
古樸的店門口,木製窗框間透出暖黃的柔光,跟現代的柏油路、泛綠的LED路燈顯得十分對比。
店員見我們進了門,將黑膠放上播放器,探針循著唱片的凹槽刮擦起來,經典的 Yesterday 樂聲,開始流溢在這古色古香的空氣中。
寅樂屋的寅字,日文唸作とら(Tora),有老虎的意思,據說,是因為店主屬老虎,10坪多的店裡,狹窄卻溫馨,像是喫茶店、又像是居酒屋,賣的是手沖咖啡與自製咖哩,還有一些日本為主的酒類。
在用餐時間,人潮滿滿的時候我又曾去吃過一次,店裡座位全滿的情況下,走道僅能容納一人移動,像我坐最裡頭,連轉身穿上外套都有點困難,不過好處是,人跟人的距離相當親近,除了跟家人以外,很少能在外面跟陌生人坐這麼近吃飯,話題於餐桌交錯,不自覺間,便介入了每個人的情緒,一起分享歡笑,一起度過沮喪,一頓飯裡,好像成了彼此的夥伴。
裡頭豆腐相當軟綿,豆香十足而循序漸進的口感,應該是手工豆腐吧。
蕗蕎口感像極了迷你版的洋蔥,其實與蔥頭,是類似的根莖類蔬果,口感脆脆的,醃製後辛辣度下降,但仍有隱隱的嗆鼻感,配著咖哩吃,兩者不同的刺激感互相發明,讓口味更有趣味層次。
店員說會微辣,卻沒告訴我,這迷人的辣味,會逐漸堆疊在味蕾之上,這是盤相當濃稠的牛肉咖哩,深褐色的膏狀質地,比起豬雞混和咖哩,不僅顏色更深,還多了一股沉沉的醍醐味兒,類似紅酒燉牛肉的那種。
濃郁的滋味,包裹著火熱熱的辣度,額頭冒汗,嘴唇顫抖,卻不知怎麼地,拿著湯匙的手一直不肯放下來喝水,米粒的硬朗香氣、蛋黃的溫醇濃郁,配上一口濃濃咖哩醬,馬鈴薯、紅蘿蔔,軟嫩的牛肉,或許口腔已經對這種刺激又冒險的滋味,深深著了迷。
說起日本的咖哩,漬物一定是必備之物,據傳咖哩剛從西方傳入日本時,是搭配蔬菜和水果製成的酸辣醬,而某一天因酸辣醬短缺,改採漬物搭配,沒想到因此大受好評,於是「福神漬」成了今天日本人吃咖哩,不可或缺的配料,名稱來源是因為發明者使用了七種根莖類食材:蘿蔔、茄子、矮刀豆、藕、瓜、紫蘇、蕪菁,恰巧與七福神同數,便有了這吉祥的名子。
福神漬吃起來酸酸甜甜,脆爽的口感剛好可以洗刷口中咖哩尚存的濃烈氣味,同時舒緩辣度,吃得滿頭大汗的同時,嚐上一些.就像在豔陽中得到一抹清泉,清爽又強烈的爽快感,實在叫人上癮。
又餓又累的時候,不妨循著巷尾那黃色的燈光,推開木門,細細感受這安靜又溫柔的時光片刻。
0 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