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大排長龍的一蘭拉麵,在18年6月份開幕第二間分店「一蘭拉麵台灣台北本店別館」,地點在魚新光三越A11地下一樓,仍然保持24小時營業的方式,據說能緩解台北本店將近一半的排隊人潮,若以後想吃一蘭,就不用排這麼久了(或許)
|一蘭天然豚骨拉麵專賣店簡介
源自豚骨拉麵發源地之一「博多」的一蘭拉麵以獨特「味集中座位」營造出如圖書館一般,讓客人細細品嚐拉麵,不受打擾的環境。
而從「一蘭の森」將「天然豚骨湯頭、赤紅秘製醬汁、調味汁」配送至國內外店舖的設定,讓無論在任何地方的消費者能都能品嘗到穩定,原汁原味的一蘭拉麵。
獨特的氣氛,從排隊、入店、點餐機都能讓人深深感受,一蘭不只是一碗拉麵,而是日本拉麵文化向海外發展的代表作。
穿越兩層樓的通道,直達B1,就可到了店門口,地上畫了排隊動線,人潮多的時候,會從地下室排到地上,要小心台階。
不過大多數的情況,都是由親切的店員帶位,目前的作用,大概就是會跟客人入座時互動的裝飾品。
一蘭拉麵台北本店別館菜單 |
本店跟別館的味道差異實際上並不存在,因為使用的湯頭都是從「一蘭の森」空運來台的。
入口無豬腥味、沒有太多膠質與濃稠感,帶點褐色的乳白色、立刻回甘的豚骨湯頭,是許多台灣人熱愛一蘭的原因之一,因為無論何時吃,就算是我們早餐來吃,也不會覺得有負擔,是大人小孩、男女老少都可以接受的親切口味。
當然這裡的麵條也是不會有鹼水味的,麵體本身扎實帶嚼勁,略泡了一下也不容易有粉感,吃硬吃軟,各有千秋,可以第一碗吃軟一點,加麵再點硬一些,兩種滋味都能嚐到。
為了看字,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喝到最後一口。
這裡仍是一蘭拉麵台北本店只是以「別館」的方式營業,而非真正的第二間分店(官方說法),目前已經聽聞有不少動作,看來除台北市以外的朋友,很有機會也能品嚐到一蘭。
2020年12月2日,再訪一蘭拉麵台灣台北別館
在信義區一整天的飢腸轆轆後,晚間接近十點,終於可以吃飯,才走進 A11 旁邊的樓梯,便看到蔓延而上的排隊人潮。
所幸已經不是用餐時間,排隊時間尚短,約莫半個小時入店,此次前來是想試試免費加辣的最高程度「十辛」是否足以擔任適合冬天吃的熱辣拉麵。
來自赤紅秘製醬汁的辣度,官方說明係以三十餘種配料與辣椒製成,一入口即有著顯著的辛辣感與香味,撈起麵條時還能看見細碎的辣椒粉。
我覺得,對目前比較吃辣的人來說,十辛並沒有太多辣度,頂多只能讓湯頭變成紅通通的模樣,適合配飯。
前次到一蘭台北本店遇到的加麵系統,啟動後無任何工作人回應,要按服務鈴當面交談的故障情況仍然一致,等了許久,最後加麵上桌的麵條卻整坨黏在一起,需要奮力以筷子才能分開的情況。(基於畫面不太舒適,此處不公開,如果有需要的朋友請私訊我索取。)
在一蘭官網「五个元祖」的簡體字說明裡提到:
「这是不用开口就可以加麵的系统。」
「当需要加面时,只需要把加面碟子放在餐桌内侧的按钮上。 街头拉面车的经典音乐响起,店员就会来取加面盘子。
因为不用交流便可加面,所以特别受女性顾客的欢迎。」

去吃麵時通常在右側的隔板上也能看到同樣的說明,但是實際使用起來,不僅無人回應,還有可能導致準備加湯的湯底涼掉。
(後來店經理出面道歉,並將冷取的湯底換成全新的一碗湯,也提供了同樣的十辛辣度,這點很仔細。)
我們曾到日本任何的分店,通常在客人使用加麵盤感應之後,加麵立刻會以指定的硬度於一分鐘之內上桌。
如果正因某些原因,稍微忽視了曾在舊時代能先進溝通,並保留個人隱私的加麵工具,實則可惜。
一蘭拉麵台灣台北本店別館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 信義新天地A11 B1(打開地圖)交通方式:捷運信義線・象山站・一號出口,步行7分鐘
電話:02-27299866
營業時間:24小時,全年無休
座位數:52
結帳方式:可接受刷卡、現金
Facebook:天然豚骨拉麵專門店 一蘭台灣
官方網站:一蘭
0 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