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東區美食南村私廚小酒棧熱炒眷村菜

東區延吉街旁,216巷內,洗鍊的石牆門面隱隱透著燈光,推開沈厚的木門,走進環繞奢華細節,卻又沈穩內斂的用餐空間。昏黃的燈光,映在每一桌酒酣耳熱的客人臉上,店裡好不熱鬧。而最耀眼的位置,便是位於廚房正前方的一桌有著180公分直徑的圓形主桌,搭配真皮復古座椅,氣勢滂礡之中,又有種自在舒適。
「南村」的名字由來,出自全台灣第一個眷村所在地,即是1948年的「四四南村」,作為此眷村出身三代的楊老闆,本著保留這份成長的回憶,便以此為名,將當時在眷村中融會貫通,由父母傳遞的溫暖料理,以現代的精緻方式,呈現給饕客們。
(涼筍、涼拌紫茄、土豆絲、九層塔香腸)
調味清淡,涼筍親切,最令人喜悅的是那帶著九層塔香氣的扎實香腸,咀嚼之中,可以品嘗到濃濃的香味溢散,據說冬天還有特製的當歸香腸可以一嚐,此道菜餚配起Orion啤酒可過癮了。
逢年過節,奶奶家的都會滷煮各種牛肉食材,那熟悉的醬油、八角香氣渾然天成,搭配白斬雞,沾上醬汁吃,真讓人懷念每一年回家團圓時,桌上無論多少大魚大肉,我永遠鍾愛那盤醬色深沈的好滋味。
前陣子剛從重慶遊歷回來,吃了八天的火熱,有點嗜辣如命,前後試了幾間店舖的大辣,索然無味,找不到當初那種汗流滿面,七竅生煙的快意,便試著跟侍者說請其將兩道川菜改為中辣,他言笑回應:「不然直接吃大辣好啦」,不過為了同桌的朋友,我想還是折衷尚宜。
油辣噴香的烤魚旁邊飄著白皙的油條,南村融入了台灣的風格,看起來鮮紅的辣油親切許多,食用起來就個人體驗,中辣約是重慶微微辣的程度(但朋友們吃一口就頻頻飲水,看來確實有辣),大紅袍花椒的麻度輕柔,只麻一瞬,細細帶出魚肉的清爽細甜。
除了紅酒、生啤酒以外,這裡的女兒紅也值得一嚐,鹹香油潤的眷村菜餚,配上氣味濃重芬芳的女兒紅,風格一拍即合,兩種馥郁在嘴裡欣然融洽,彷彿帶出無盡的香味組合。
如今時代更迭,酥脆油香的饅頭炸過,抹上腐乳,這既熟悉又滿足的味道,當時填飽肚子的巧思,在這成了絕妙的味覺搭配。
柔嫩的豆腐吸飽湯汁,裹上豆瓣醬的溫柔辣味,鹹香之中帶著臘肉那凝縮的誘惑香氣,滿滿的蝦米、香菇絲,既豪華,又樸實,讓人想起熟悉的台灣攤販元素,卻是精美細緻了多。
油煎上色,外皮微微帶著脆度後,再加入老抽、蜂蜜等調味料滷煮入味,扎實彈韌的外皮下,帶有柔軟而餘韻猶存的鹹香回甘,包上刈包皮,口感跟氣味都豐盈的讓人簡直手足舞蹈。
餐點設計中有牛排,是老闆貼心安排給父親的菜色。
「因為父親愛吃」這溫柔的理由,讓我們這些饕客,也有了在餐桌上大啖牛排的美好理由。
清爽的湯頭隱含著清雅而鮮美的白菜滋味,這熟悉的味覺組成,像小時候嚐見奶奶熬煮的家庭湯品,個頭碩大的獅子頭,一顆可分成好幾份,放進嘴裡細軟綿細,一下就化開了。
-
作家焦桐曾在「味道福爾摩沙」講座中提到,眷村菜由於當時文化與經濟的關係,通常都是幾戶人家一起使用廚房,因此來自中國各處的菜色開始融合傳遞,在記憶的拼湊中,慢慢演變成至今家戶不同的「家鄉菜」。
南村的菜餚也是如此,有時可以見到川菜的影子、偶又是客家菜餚,甚至還出了牛排,這些元素,全部都是對於當時環境的記憶,藉著鄉愁,對家人的思念,貼心,重新建構出了只有這間私廚餐廳裡,獨有的氣味。
南村|私廚‧小酒棧
地址: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3弄10號(>點我打開地圖<)電話:02-27117272
營業時間:11:30 - 14:00 、 17:30 - 22:30
Facebook:南村|私廚‧小酒棧
0 意見